1)第三百三十三章 莫掌柜的马帮队(六)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朝廷从正统年起,就对大藤峡区实行封锁,禁盐、禁粮、禁一切生活物资的输入,势必要把反民锁死其中,可是这些年来也没见锁死,反而这些地区成了朝廷照不及的地方,出现了许多造反的营寨,就这样朝廷年年派兵,双方作战死伤无数,瑶民不惧朝廷,对抗越演越烈。到了成化年间,朝廷也用招抚的办法慰之,成效不大,后又采用封赏土官的办法来加强管理,可是成效甚微。同样的事,还发生在云南,不知道天顺年间到现在以是弘治年了,承袭封了多少的土官。

  广西、云南土官承袭之制混乱,变乱曲直,以致酿成边患。弘治二年十月二十九日,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王诏上言请定土官先报应袭子弟之姓名,守臣核实,书之于册,至应袭之日再奏请,俟批准方可承袭。

  在这样山高林密地方,行路不畅,烟障之地,加上天高皇帝远,一个土官就是一片天下,谁人来了都不鸟的地方,早期的一些土官已经承袭了三代。

  自平安伯接手了广西后起,对整个大藤峡地区的封锁解除了,把这些围山的兵员撤防到了城镇,作为治安守卫来用,大力发展商贸,特别是对粮食及盐放开了市场,没有官盐跟私盐之分,鼓励山民们养殖牛、羊、猪、鸡等家畜,更多的是野货、山货,不管什么时节,在市镇的牲畜行都会统一收购,价格奇高。

  这些山中野货、家禽、牲畜会从洛清江,茅江、西河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桂林大圩,最后斩杀加工成各种腊肉、腌肉、干肉。

  目前章子俊需要大量的动物油脂用来加工生产肥皂,把这些下脚料的油脂提炼后,从水路经衡阳运送到郓城商贸城,在那里有专门的肥皂作坊。

  粮食种植上以往只种植稻米、黍、荞麦之类,大力推广或改为土豆、玉米、红薯的种植。这样又反孵了家畜的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来源。在广西的这种地貌气候上,种植红薯跟土豆、玉米就是量身定做似的,最适合不过了。

  莫掌柜带着一行随员,在漓江边上的马家坊跟马家几位族祖正在谈论着运送稻米、花生的生意。广西出产稻米主要集中在几大江流两岸冲积平原带上,其中浔州、白州、横州、全县、寻州、宾州、灵山等地都是高产区,每年到了稻米收获时,各地就要运送这些稻米往朝廷设置的这些州府县衙常平仓交粮赋税,莫掌柜的“顺发快递”已经发展到了几千艘快船,分布在广西的大江湖泊溪流之中,除了为朝廷各州运输粮食、盐外,还有各地方的粮食牲畜、人员流动的客船等。

  不过有一点除外,就是各地方的渡船。广西境内河流众多,交通运输需要大量的渡船,而渡船是民的主要收入来源,民世代以船为家,靠运输、摆渡、打鱼捞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602cs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