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九十二章 诡异的京城(下)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章子俊听后这些给自己的罪状,样样属实,也不想反驳,因为最过几个月朝廷要改元了,目前针对自己的所有弹劾,到时就会迎刃而解。要做的就是怎样把一些有违朝廷祖制及僭越的许多事,编故事圆过去才是最重要的,反正现在靠平安府从中牟取利益的人不少,朝廷如果真要对自己下手,不用狡辩就会有许多人为己开脱。

  可是奇怪的是,既然内阁要查,为什么这些天来人人要来巴结,听姚颖说,前日,子哲、二宝、二哥来时,朝中许多官员都送来了礼物,而眼前这几位同年也给自己通风报信,这一切都透着诡异。

  接下去在徐琼话里仿佛听出了一点眉目,徐琼说道:“内阁查是假,搂钱营造庙宇道观是实,内库已经没银了,整个大明各地税收都有定律,放眼看去,唯独昔年的苦害之地榆林边关却是商贸繁荣,听说那边大量出产粮食、食盐、琉璃、腌肉及一些新奇之物,而这些朝廷得不到一分税银,反而每年拨付大量军费。

  关于这些章子俊当然是清楚的,不过朝廷拨付的边银目前看来就是一个笑话,真不知道要是自己不穿越而来,整个延绥地区几十万军民,这一点边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。

  平安镇名声在外,影响越来越大,特别是在民间,时任礼部左侍郎丘浚就是一位书呆子,以宋人真德秀之《大学衍义》只述修身、齐家事,而治国、平天下尚缺,乃博采群书以补之,上于孝宗,孝宗称善,勉其书成后就刊印,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修书,《大学衍义补》共一百六十卷,内容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法律、军事、天象等各个方面,既博采前人议论,又加按语抒发己见。

  书呆子发起狠来常常会让人刮目相看,到了成化二十三年,全书总算落成,因有先皇孝宗允其刊印,目前也就没人反对,可是在书中有记载边卫及榆林卫所的改革,还有许多经济、教育方面的记述,特别是书中延用了目前平安镇教义,士农工商本无贵贱之分,对于这样的划分做了注解,商人不能入仕,低人一等实为不妥,纵观大明以农为本,要高出商人是因为对商道的误解太深,商人不事生产,只知逐利,此乃迂腐之道,天之道,损有余补不足,削峰填谷。商人买贱卖贵,把东西从多余的地方卖到稀缺的地方,这就是天道也,如苏杭之地的粮食贩卖到边城,这也是逐利可也是平抑物价,实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却被当前视为巧取而封禁,若是商人不卖粮食,光靠朝廷的拨付,不光劳民伤财,如碰到灾害百姓就会饿死。

  首刊后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,在朝中兴起了一波针对平安府的议论,对榆林目前的景象好坏参半,得到利益及间接受益的官员称其善政,弥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602cs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