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八十四章 明朝百姓生活常态(六)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为了这个政绩,半月前关兴茂就下达了工役告示,全城每家出丁一人,清理城内垃圾,平整路面堆土,这也是顾麟给出最低的要求,这不清理不知道,半个月来每天清理出城的垃圾把城外一处水洼地,垫高了足足三丈。

  明朝像郓城这样城池都一样,普遍尘土飞扬,垃圾遍地,牲口的粪便夹杂着烂泥土及一些腐烂菜叶,沾的到处都是,街道两边的人家生活用完的水,直接泼在街道上,所以不管是下雨天,还是不下雨,街道上总是湿嗒嗒的。这样的生活条件,得病最多的就是肠胃引起的各种病,碰到一点疫情就不得了,感染速度惊人。

  看看百姓人家中的生活方式就明白了,当然对大户人家来说这些不重要,离自己太远,可是一般百姓人家占大多数,家中做饭吃饭全在地上,地上放几块砖头支撑着一只瓦罐,下面直接点着柴火,熏的房内全是黑黑的一层,而吃饭时也一样,就蹬着吃,如果有下饭的菜,就放在地上。这可不是在瞎说,没有电视里面古代的场景,每家每户都是桌椅板凳地放着。

  一些小门小户可能全家中只有几只凳子,又或是一只桌子,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,每日能吃上饭就不错了。可以这样说吧,直到五百年后的年代,去往边远山区里面,可能还能找到这样的生活方式,这不是贫穷,而是一种习惯,最穷难道还不能支棱起一块木板当饭桌吗?

  这城中的垃圾同样如此,日积月累,大家见怪不怪,生活在臭气污水中也已经习以为常,这也是一种习惯,等到真的清理时,才会让大家万分震惊,城中的垃圾之多,可能再清理半月也清理不完。一些常年的积水变成了臭水潭,排水暗沟堵塞,造成城南门多年积水,一到夏季蚊虫漫天飞,路边的吃食摊上爬满了绿头蝇,人走过立马轰的一声飞起。

  对于这种路面,顾麟早就有一套办法,以前在庐州城内就是这样做的,首先就是清理街道边上各种垃圾,以及各门各户长年堆放门口的各种破烂瓦罐,这一点在县令关兴茂的发动下,经过半个月的清理已经差不多了,中间碰到有些民户不愿意就抓进县牢关了起来,什么时候路修好,什么时候放人,也是顾麟出的办法,对于关兴茂来说,这些叼民就是喜欢闹事,想挡住本县的政绩升迁,就是断了自己的前途,所以态度很强硬。要不然顾麟一个外来户,就当你有使不完的银子,休想动土分毫。

  别看在城中做一条路很省事,在没有机器的助力下全靠人工肩担手挖,还是很不容易的,首先就是在路两边靠近民户的地方挖沟,埋入预先成形的水泥涵管,每十米就做一个竖井,上面盖上水泥做成的盖子,盖子上面留有漏水孔,接着再平整路面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602cs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