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93章 千古一完人与北宋张载(二合一)_高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在这三年的守孝期间,张载做主卖掉了开封的祖宅,在横渠镇定居。”

  “史记记载,张载刚开始并不是文人,他喜欢谈兵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热血军迷,他跟着自己的好友学习兵法,甚至还一度想要组织民间武装去收复洮西那一片的失地。”

  “但彼时,北宋重文轻武之风举世闻名,武人在北宋自古以来没啥社会地位,士大夫才是体制的尽头。”

  “不过当时有个很奇怪的现象,虽然武人没地位,士大夫大多看不起武将。

  但朝中一帮士大夫却很热衷谈论军事,宴会上谈,朝堂上谈,谈来谈去,无非纸上谈兵,大多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空谈而已。”

  “说白了,只是茶余饭后找一点乐子,互相吹牛逼用的。”

  “毕竟国家边患此起彼伏,谈一谈军事比较应景,至于结果,大宋直接花钱买平安,这谈论有什么用?”

  朱棣:“这很大宋。”

  赵匡胤满脸悲愤,“天啊,都最后一个盘点了,还不放过朕?”

  在这种风气和个人爱好的影响下,按照原轨迹,张载长大后要么变成一个武人,要么变成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士大夫。

  “显然,两种都不适合张载。”

  “但幸运的是,在张载21岁那年,他遇上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物,大宋,范仲淹!”

  1040年,爆发了一场战役,史称三川口之战,北宋败于西夏。

  这就不得不说司马光的神奇操作,这就是他所提倡的西夏感恩,应当国土割给西夏,两国便能和平。

  “司马光大人,打脸来得快不快?”

  这一刻,投影前面的司马光脸色羞得通红。

  高阳继续道。

  这一次,52岁的范仲淹被紧急任命为陕西经酪安抚副使,说起范仲淹,也绝对是大宋的一个牛人,范仲淹在大宋无论人品还是能力都是宋代第一流的人物。

  这种风流人物,自然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诸多的小迷弟,张载赫然是其中一个。

  恰好,范仲淹此次要来的地方便是陕西延州,而横渠镇恰好便在陕西。

  彼时还算年轻的张载听说范仲淹来陕西了,立马带着他写的《边议九条》奔赴延州。

  他要见他的偶像,范仲淹。

  在延州这个地方,范仲淹应该和张载见过面,且还进行过一次深入的对谈。

  曹操:“???是怎么个深入?”

  张飞:“人家是正常的说话,交流!”

  曹操:“怎么交,怎么流?”

  万朝众人:“……”

  不过这次交谈,并没有详细的记载,我们只知道,年长张载30来岁的范仲淹最后语重心长地对小张说

  「儒家自有名教,何事于兵?」

  这句话老范的意思说的很委婉,大致意思就是你作为一个读书人,而且是读书读的很好的读书人,应该着力重振儒学,而不要想着从军博取功名。

  从当下局势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602cs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