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62章 议处_朕乃一代圣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辅,定国公徐光祚也悉数到场。

  勋臣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英国公章懋,他如今掌中军都督府,兼掌五军营,不仅爵位高,而且官位高,同时年纪大,属于四朝元老。

  所以如今京城中的勋贵往往以其为首。

  这么大阵仗,自然不是闲谈。

  而是盐课之案已能确认其实,既然有这件事,那么怎么办自然就是朝廷所要考虑的事情。

  正好有韩文的奏疏为契机,

  其中‘私自煎煮,尤为弊端制之始’、‘奸人占中淮盐,卖窝罔利’等等他们都可以看得清楚。

  而乾清宫内,

  除了韩文、闵珪等少数的几人先前知晓皇帝已然知晓盐课之弊,其他诸多人都还有些措手不及,自那日早朝到今天也没多久,事态何至于发展的如此之快?

  “……正德元年虽还未过半,但此案想必已经可以办成今年最大的案子了,勋臣、内侍、文臣一个不落……嘿,朕还真不知道大明朝有这么肮脏不堪的角落!”

  众臣低头,事情到这个程度叫他们能怎么说?

  怕是更多的祈祷自己不牵扯其中吧。

  “今儿个你们都来了,现如今闹出了这么个丑事,都说说该怎么办。说之前都好好想想,大明朝怎么变成了如今这番模样。”

  “要是祖宗在天有灵,看到天下被朕搞成这个样子,不知道该有多生气。为了以后去地下有脸见祖宗,朕也得想想,太祖皇帝面对今日这样的情形又该怎么办。所以咱们都想想,想好了,这事儿才好办。”

  众臣心惊,

  这个时候提太祖皇帝干什么?

  难道要把那些相关的人员全都屠戮了一遍么?

  说实话,有些勋臣的盐引就是弘治皇帝赐的,当然他们利用身份去‘卖窝’的确不对,可应当不至于是杀头的罪。

  况且,其实除了勋臣、内侍和文臣,还有宗亲,这个群体也被孝庙赏赐了不少的盐引。

  他们应当也不老实吧?

  “启奏陛下,”韩文上前拱手,他是上疏之人,自然是要说话,“臣以为盐课之弊,已害国家,不清则四海不宁、国库不丰。因此,望陛下早下决断,彻查盐法,荡清宇内!”

  这话不像他说的。

  乾清宫有许多人都了解韩文。

  盐课涉及人员众多,说是要彻查,怎么查,查出来怎么办?

  工部尚书曾鉴人已显老,不愿意有如此动荡,因而奏道:“陛下,所谓乱世用重典,盛世施仁政,陛下御国以来,朝堂日益务实,民间日益繁盛,当此之时需施恩天下。盐法之弊固然可恨,但盐法干系重大,若是轻易挑起,臣恐朝堂动荡,民间不安!”

  “可朕记得《周礼》有言:猛药去疴,重典治乱。像盐法这样的沉疴,难道不应用重典?仁政是给遵纪守法的百姓施的。这些人,既不是百姓,也不会守法。如此,还要对他们示以宽仁?”朱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602cs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